主页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暑期/寒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类报告范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图书馆义工

这个暑假,我已经20岁了,真的不能再“赖”下去。
      有人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似乎对于处在象牙塔的我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还很浅薄。在校园里,上课,占座,教室,图书馆占了我们大部分日程,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究竟认识多少?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和上课,学习不是一项项任务,或是为了分数而满足人人都会有甚至无可指责的虚荣心而抹杀了你生活中的快乐。我记得有人说过:不要追求“刻苦”学习,而是要“发现你的热爱”;学习应当是从容地,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大学已经不再只是,其实从来也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地方,它也是一个训练人的机构,一个让现代生活的知识和纪律融入我们身体的机构。所以我们必须走出去,去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为我们未来的道路添砖加瓦。
     在这个夏日沁凉的季节,为了增长自己的阅历,体验社会的酸甜苦辣,我在市图书馆做了一名义工。主要工作是整理图书,把图书归类,和帮助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书籍。这份看似简单,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第一次踏进图书馆就被它宁静的气氛和优雅的环境所吸引,暗自窃喜,并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义工生活。以前来图书馆只是为了增长知识和阅览书籍,而这一次无形中却多了几分责任少了几分清闲。正式工作之前,我接受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简单培训,这位工作人员耐心的为我介绍图书馆的大致格局,示范怎样快速的检索书籍,怎样把图书分门别类,然后把我安排到二楼的综合图书室,就这样,一段难忘的图书馆之旅开始了。
     开始时,兴奋,好奇充满整个脑子,兴致勃勃的我先整体了解一下综合图书室的布局,记下各类图书的大致位置,然后把放在推车上的闲置书籍和归还的图书归类放好,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我却做了整个下午,因为兴奋大于疲劳,所以也没有觉得辛苦。到了晚上才真正的体会到工作的艰巨。闭馆之前,要整理书架。可是由于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不了解,读者很容易不经意间将图书放错位置,所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图书的乱架率,同时也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再者由于图书馆的藏书量很大,整理书籍变成了体力活,对于作为国防生的我则是一种体能的考验,书架间的挥汗如雨,体力与意志的较量,最后全身酸痛,身心疲乏。
     第二天一早,拖着疲惫身躯的我发现图书馆有些不一样,问了工作人员今天有什么特别安排,原来图书馆要整理书库。许多的图书要进行转移,这期间涉及到打捆、转运、拆包、整架及清理等一系列繁重复杂的工作。而且,要对图书按序号整齐排列,搬运到目的地后再按序号放在架子上,这样就可以保持原来的序号而不至混乱。就在图书馆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艰辛,任何事情都不像我们想象的简单。但是“遗人玫瑰,手留余香”,整理图书虽然很累,但我也学到了一些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自身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来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赞许则是对我最好的褒奖。看着美丽的图书馆,以及经过我整理后整齐一致的书架,苦也觉得甜。
     令我感触深的是读者对于知识的渴求。所以我在工作之余的另一个收获是,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做了一个书虫。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我跳入书籍的海洋,恣意遨游。我认识了在辱骂声中顽强活下来最终为赵氏孤儿复仇的程婴;看到了北海的秋风长草间十九年目送衡阳雁去的苏武;走进了走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厂的上班路上并保证“永不翻案”的邓小平;我认识到读书对于培养我们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一如它带给我的记忆很想用优盘存贮,带给我的心得很想用冰箱驻留,象牙塔以外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大学生向往的,他可以实现我们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所结合的梦想成真。总有一天我们会真的走出象牙塔,去经历再也不会有比这更饱满、丰润的经历的社会实践工作。开始真正的社会洗礼,碰撞,合作、竞争、妥协、创造和分享,从陌生到熟悉,从忐忑到自信,还有终身受用的友谊,当然,有那必不可少的失落、困惑和幻灭,以及只有青春才配享用,也只有青春才敢享用的失败。而这之后,会是,更应当是,未来岁月中你所有的应对自如和从容不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