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2016年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策划书
时间:2016-06-11 12:05 作者:172xiaoyuan.com 点击:次
一、活动背景 “ 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已经向全世界展开,2020年是否能实现全面小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如期脱贫脱困,都是全国人民拭目以待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在加快云南“桥头堡建设”的背景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美丽家园”建设,使得很多乡村焕然一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仍处于贫困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状况出现差距的同时也让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的孩子在思想、学识、目标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2014年7月12日—7月28日,苗岭阳光行动支教团队来到了红河州金平县铜厂乡董棕河小学进行了第一次暑期支教活动,曾被评为“国家级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同时,支教团队也在红河学院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其中三名苗族大学生被授予“优秀志愿服务人物”。 2015年7月11日—7月28日,“苗岭阳光行动支教团队”又去到了红河州屏边县白云乡太平小学,在那里进行了为期17天的支教、宣讲活动。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红河学院校方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也给当地小学生带去了一个较为丰富的暑假。 然而,支教不应该是“打游击”,我们既然给孩子们种下了追逐理想人生的种子,就该陪伴他们一起发芽成长。所以,2016年,跟随“十三五规划”的脚步,我们选择了回去,我们选择了坚守。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定再回到董棕小学去,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愿望! 二、活动主题 “青春的心,年少的梦,我们与你一同守护,这缕苗岭阳光” 三、活动地点介绍 董棕河村委会隶属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铜厂乡,位于铜厂乡政府南边。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区,距铜厂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金平县城35公里。东邻金河镇,南邻崇岗村委会,西邻毛贝湾村委会,北邻铜厂、大塘子村委会。辖芭蕉坪等6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26.63平方公里,海拔118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2390毫米,适合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042亩,人均耕地1.98亩,林地5000亩。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 董棕河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创办于1972年,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该校覆盖董棕河、小坳、芭蕉坪等5个自然村。董棕河小学自创办以来,学生逐年增加,目前在校学生为250多个。但设施简陋,没有直观形象的教学仪器,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 董棕河小学远景: 董棕河小学近景: 四、活动时间 2016年7月(预计16天) 五、团队简介 1、创建时间:2014年 2、创建目的:2014年,在红河学院学校团委的支持下,红河学院苗族学生学会成立了“苗岭阳光行动”支教团队。团队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来自云南山区的苗族大学生,生在大山,我们衷心热爱大山,走出大山,我们理应回报大山。我们致力于帮助云南边疆贫困民族山区的孩子,为他们送一份温暖,为他们送去一份改变,为他们走出大山,追逐理想贡献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同时,希望通过实践锻炼苗族大学生们的能力,增强苗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苗族家长和孩子重视教育,鼓励苗族中小学生努力成长成才;挖掘农村原生态文化,重拾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与村民共建美丽***家园;发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促进社会***理念等等。 3、团队经验: 2014年红河州金平县铜厂乡董棕河小学支教、宣讲系列活动; 2015年红河州屏边县白云乡太平小学支教、宣讲系列活动。 4、2016年“苗岭阳光行动”团队预计人数15人。 六、活动内容 1、教学内容 (1)、素质类: 品德与心理健康:教会小学们基本的做人原则,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历史故事:给当地学生讲一些有趣的苗族历史故事,传说,讲述一些历史典故,增加孩子们的课外文化认识量。 民俗风情:给孩子们讲述本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传统节日。 体育:给小学生生们教授系统的体操动作、眼保健操、手语操,以及一些趣味性的运动和游戏。 美术:给小学生们讲授一些美学基本知识,提高他们认识美、感受美和鉴赏美得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拓展视野。 音乐:教会小学生们学习一些有趣的儿歌,以及流行而简单的励志歌曲,使其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手工技艺:教授小学生一些折纸、雕刻、拼装等手工技术活,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生活常识: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礼仪卫生等。 等等 (2)、暑假作业辅导:在支教期间,会安排适当的时间给学生们完成他们的暑假作业,而支教老师就负责辅导学生进行作业的完成。(辅导方式为引导式辅导,不可直接帮其完成!) (3)、夏令营:(初步设想是带领学生在学校操场或者附近一些草坪地进行游戏和学习活动,每个班轮流进行) 2、进村走访宣讲: 众所周知,苗族早婚早育现象还比较突出,苗族大学生们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对苗族的这种现象是深有体会,所以,在支教期间,会进村走访宣讲政策,用苗语对当地村民们进行早婚早育、不重视教育所带来的危害的宣讲,改变苗族家长们“女孩读书无用论”的落后思想,正确引导苗族家长和孩子重视教育,鼓励苗族青年努力成才,为苗族女孩的读书困难之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举。 3、调查走访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了社会密切关注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现象可谓严重。我们在支教期间会组成走访团,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给予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4、志愿劳动服务 老师们针对各村里劳动能力弱的留守老人,帮他们做一定的家务或生产劳动。 组织学生们相互帮忙各家完成农活。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格。 给学生和村民宣传云南精神——“高原的情怀,大山的精神”。 5、苗族文化调研 访谈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人,收录其技艺。 跟民众宣传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文艺汇报演出 在支教活动结束当天,举办一场小型文艺演出,充分展示学生们的风采和当地民族文化的魅力。 通过文艺演出锻炼小学生的信心与勇气。 把学生们手工制作的作品收集起来,建立作品展示长廊。 七、活动目的 1、增强山区苗族小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通过素质教学加强苗族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 2、通过走访尽一己之力关注和关心当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3、正确引导苗族家长和孩子重视教育,鼓励苗族学生努力成长成才。 4、民族文化调研,挖掘民族文化,学习和弘扬民族文化。 5、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志愿服务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八、三下乡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实地调查 在活动准备初期对董棕河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情况获得了解,并与当地学校和政府取得联系与沟通。 2、组建团队 在得到当地学校和政府的许可和认同后,开始组建支教团队。 3、组织队员进行锻炼,强身健体以适应暑期农村支教需要有的体力; 定期进行支教培训。 4、组织进行募捐活动,以筹集支教过程中所需物资(图书、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等)。 5、活动资金筹集(拉赞助)。 (二)、活动期间工作 1、到达支教地点第二天开始各村走访,与村民取得共识,并在学生自愿,监护人同意的基础上,签署安全协议书。 2、每天晚上支教队都要召开会议,进行当天总结工作。 3、饮食问题由队员轮流完成。(男女搭配) 4、接送学生由队员分配轮流完成。(每个小组必须有男生) 5、根据学生具体到校情况进行分班,每班设两名班主任,每天的夏令营活动由班主任和没课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 6、文艺汇演(小规模,学生表演为主),支教老师负责维护秩序和组织学生。邀请金平县、铜厂乡政府、村委会和学校的相关领导参加。 九、活动可行性分析 (1)需求性 众所周知,一些苗族聚居区,人们的思想还相对落后,重男轻女,早婚早育,不重视教育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给当地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必然要求,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苗族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苗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可以满足贫困地区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民族性 苗族大学生作为苗族人才的一部分,能够积极为苗族聚居区的教育建设发展做贡献,这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也容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思想,促进苗族地区教育的进步。 (3)优势性 支教队伍中大部分是苗族大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具有会苗语的先天优势,在苗族聚居地区,可能存在有些老人和孩子不会说汉语,而苗族大学生可以轻松解决与他们的沟通问题。 十、注意事项 (1)全体队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进行支教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2)要求全体队员服从组织安排,注重团队纪律。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支教队员们在一言一行上都要谨慎。 (4)充分考虑短期支教的弊端,要教学生学会正确对待。 (5)支教老师不坐三无车辆,每人都拿好自己的行李,不得社会人员发生争吵之类的。 (6)入乡随俗,与村民和学生友好相处,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不擅自到学生或村民家中,不随意接受村民留宿和请客吃饭‘如有社会闲散人员骚扰,马上与村委会、派出所求助;注意食堂清洁,严格把关食物卫生。 (7)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在进村展开田野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村民志愿劳动过程中,注意量力而行。 (8) 接送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要保持电话畅通,一旦路途发生什么情况,立即联系团队负责人。 (9) 在校和在村出发之前,清点好学生人数,如有缺少学生,立即报以队长和学生家长。 (10) 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教导学生在校园里不得携带任何危险物品,不打架斗殴,尊重老师和同学;在田野教学时要选择平坦、宽阔的地方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纪律性。 如果遇到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如地震、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等原因导致活动必须取消,我们会将公益筹款全部退回。 十一、活动总结工作 (1)将此次活动的文件、影音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2)安排好交通工具送支教队员回家。 (3)留一份学生具体情况分析表给当地小学和村委会。 (4)实践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书面总结,写一份活动总结报告交给相关单位。 十二、资金用途 资金用途主要有以下个方面:交通及伙食费用 、 教师教学用品 、 学生学习用品及奖励 、 活动物资购买等 . 十三、安全预案 志愿者的安全问题 1、路途中的乘车安全 不坐三无车辆,每人拿好自己的行李,不与乘客或其他人员争吵。 2、在项目地点生活中的安全 ① 与村民和学生友好相处,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② 不擅自到学生或村民家中,不随意接受村民留宿和请客吃饭 ③ 如有社会闲散人员骚扰,马上与村委会、派出所求助 ④ 注意食堂清洁,严格把关食物卫生 3、去集市购买粮食和生活用品的安全 ① 正确选择往返乘车,不在集市逗留 ② 在集市注意自身财产安全,不与他人发生争执 ③ 若被不法分子抢走财物,先向人群大喊捉贼,切莫穷追不舍,以防中人埋伏。 4、在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① 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不与学生产生正面冲突 ② 在进村展开田野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③ 为村民志愿劳动过程中,注意量力而行 5、接送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 ① 保持电话畅通,一旦路途发生什么情况,立即联系本团队长 ② 在校和在村出发之前,清点好学生人数,如有缺少学生,立即报以队长和学生家长 ③ 接送学生途中,以军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助、尊老爱幼的优良品格 学生的安全问题 1、在校园里的安全 ① 遵守安全协议规定,在校园里不得携带任何危险物品,不打架斗殴,尊重老师和同学 ② 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学生外出 ③ 安排安检老师频繁性地对校园里的一切进行检查 2、在田野教学(夏令营)中的安全 ① 选择平坦、宽阔的地方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纪律性 ② 在制作手工制品时,注意操作安全 ③ 在参与志愿劳动过程中注重纪律,有条有序的展开劳动 3、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 ① 各村寨学生组成一个集体,统一往返,不得随意先走或滞留 ② 听从老师安排,不得脱离队伍
为确保“苗岭阳光行动”活动顺利展开,确保参与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此份安全协议书,志愿者、学生和家长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协议要求。协议内容如下: 一、苗岭阳光行动支教队 1、保证上好安全教育课,让学生熟悉必要的安全常识。 2、学生出现病、伤等意外事故,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确保上课地点和方式符合安全要求 二、家长 1、利用子女在家的时间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子女在校遵章守纪。 2、配合接送老师集合和解散学生上学和回家,子女不愿上学,及时与支教队取得联系3、不让子女在校园以外的摊点买小吃或就餐。 三、学生 1、认真听好安全教育课,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 2、在校遵章守纪,不得干违法乱纪的事。 3、不得擅自离校,在校外游荡,不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4、不爬栏杆、不翻门窗、堡坎和围墙等。 5、不带危险物品进校。 6、不购买、不吃、不饮变质食品、饮料,以防中毒。 7、不私自下塘下河洗澡,严防溺水。 8、生病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9、来校、返家途中听从接送老师的安排,不嬉戏打闹,不先跑或滞留。 10、不玩耍一切不安全的物品,如玩具枪、炸药等,不做不安全的游戏。 11、在学校由于打闹或者故意损坏学校财产的,由学生照价赔偿。 四、出现下列意外事故,支教队不承担责任 1、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2、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3、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支教队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4、学生自杀、自伤的。 6、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7、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8、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9、在放学后的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10、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五、此协议一式两份,支教队、家长各执一份
学生家长: 协议人签字 支 教 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