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合作、挑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时间:2016-11-28 22:41 作者:172xiaoyuan.com 点击:次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融洽彼此关系。通过团队合作,增强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增强成员间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让成员更了解自己的人生观,探索人生期望,思考生涯规划。 二、参与范围: 201*级学生自愿报名,每次活动15-20人 三、组织实施: 大学生心理协会,主持人徐奥燃 四、指导教师: 王福臣 五、活动准备: 绳子、呼啦圈、主持人、裁判员 六、活动时间: 201*年9月10-14日每天下午 七、活动过程 (一)破冰 1、以自愿的方式选出各队队长,并请队长发表就职演说。 2、组队,选队长,唱队歌,说队名,喊口号,摆造型 3、要求,3分钟之内完成,注意倾听。 (二)成长三部曲 1、目的:活跃气氛,体验成长的快乐与艰辛。 2、实施细则:成长三阶段,鸡蛋,小鸡和大鸡。一开始所有成员蹲在地上做圆溜溜鸡蛋状,然后找另一个鸡蛋猜拳,赢者变成小鸡,半蹲状,输者还是鸡蛋。小鸡找小鸡,鸡蛋找鸡蛋再PK。小鸡赢了变大鸡,大鸡再和大鸡PK,赢了变凤凰,完成成长,输了继续回到上一级进行PK。 (三)解开千千结 1、目的:体验人际交往与合作,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 2、实施细则:每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看清楚自己的左右手是谁,确认后松手,在圈内自由走动,1分钟后,指导者叫停,成员站定不动,找自己原来牵手相邻的人再牵手,左右手位置不动,从而结成许多结扣,不能松手。可以钻、跨、绕,最后恢复到最初的大圈。 3、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后请成员分享活动的感受,体会协作团结的重要性。 (四)突出重围 1、目的:培养学生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培养学生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持到底不服输的精神。 2、活动程序 以15-20人为一组,所有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这个圈被称为“包围圈”; 3、游戏规则: 假定你被敌人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包围圈是由许多人手拉手围圈而成。要求你尽快想办法冲出围圈。可采取钻、跳、推、拉、诱骗等任何方式(以不伤害人为原则),力求突围挣脱,冲出包围圈;其他同学则站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包围圈;外围的同学必须要尽全身气力、心计,绝不让被围者逃出;若圈内的同学从某两个同学手拉手的缝隙中逃出,则这两个相邻的同学双双要进入圈内作为被包围者。
4、讨论分享: (1)闯关突围会令人想起什么? (2)突围者成功了几次,失败了几次,为什么会失败? (3)突围者在游戏中感觉如何?单兵作战容易吗?
(五)信任之旅 1、活动目的: 培养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了解多种沟通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学会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体验信任对于我们完成任务的作用。在信任别人的同时给别人以信任。体验信任与责任的含义。体验理解与误解,更好的理解同伴。增强换位思考意识,体验感谢与帮助,增强团队内部的融洽。 2、活动准备 眼罩,盲行路线设计
3、活动规则: (1)不许有语言交流,遇到任何问题只能通过非语言交流。 (2)走完所有规定路线。 (3)出现任何问题都不能摘掉眼罩。 (4)不准嬉笑打闹,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安全第一。 (5)严格完成自己的角色要求,不要替代他人。
4、活动过程 盲人戴上眼罩,原地转三圈,身体晃一晃。拐棍引领开始盲行体验,监督员监督对规则的执行,并认真观察盲人和拐棍在盲行体验中的非言语行为,同时负责安全保护。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 5、活动感受分享
在整个活动中采取哪些非言语沟通的方法;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之间的传递、接受是怎样进行的?你们是如何建立起信号系统的?默契是如何形成的?当你戴上眼罩后,有什么感受?当拐棍牵起你的手慢慢带你走的时候你的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个活动中,你是如何理解、信任、责任的的? (六)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