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时间:2016-12-04 17:07 作者:172xiaoyuan.com 点击:次
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围绕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而设置的一项校级赛事,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是由校教务处主办、管理学院承办。 大赛时间 2016年4月1日 至7月15日。 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普通研究生、本科、高职(含专升本)学生。 竞赛流程
参赛规则 (一)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二)参赛形式 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三)报名 1、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各学院队数量不限; 2、每个团队人员3-5人, 参赛学生自由组队,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跨专业组队; 3、每个参赛团队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连同团队一起报名; 4、报名表上必须有每个团队成员的手写签名; 5、选手报名时,需要填写选题范围、作品类别。 评审及奖励 (一)评审 大赛分初赛评审、复赛评审和决赛答辩三个环节。 1、初赛阶段:根据作品提交方案,评委会按评选标准对所有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定,选取评分成绩前50%的作品进入复赛。 2、复赛阶段:根据各参赛队修改后重新提交的竞赛方案,评委会按评选标准对复赛方案进行评审,选取评分成绩前10名的作品进入决赛。 3、决赛阶段:决赛采用封闭答辩形式,每支队伍15分钟时间,包括陈述、问答两个环节。陈述环节:参赛选手对自己的成果进行陈述,时间不超过8分钟;问答环节:评委老师对选手进行提问,选手回答,该环节问答时间不超过7分钟。决赛最终以复赛的作品成绩(60%)和答辩成绩(40%)相加进行排名。 (二)奖励 本次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奖项设置如下: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作品提交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封面模板一律按照《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封面模板》填写,详见附件1。参赛作品须用档案袋封装并在袋正面粘贴本对参赛作品封面。 2、以学院为单位填写《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2),于2016年5月15日16:00前将电子版报名表发至邮箱:hlwj0401@sina.com。 3、所有参赛作品的策划方案均以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报送,纸质版一式三份,用A4纸打印,要求排版规范、装帧整齐。纸质版和电子版于2016年6月1日16:00前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报送至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电子版发至hlwj0401@sina.com,邮件主题标明“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方案”。 联系方式 1、 梁磊(管理学院) 64900713 hlwj0401@sina.com 小营校区综实楼A1005室 2、张建国(校教务处) 64900095 附件: 1、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格式模板 2、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3、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名单 4、国家级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介 附件1: 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格式模板 内容要求 封面 目录 前言 正文 附录 格式要求 方案打印为A4纸,左右边距31.7mm,上下边距25.4mm 封面:见附件 目录:宋体、四号字、1.2倍行距。 前言:宋体、四号字、1.2倍行距。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2倍行距。 正文篇幅不得少于20页,附件不得超过10页。 作品装订要求简洁、美观。 数据资料翔实,引用数据资料需注明出处。 提交方案的电子版(word格式)和纸质版。 以下提供《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封面模版》 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作品 (参赛类别: ![]() ![]() ![]() 参赛团队: 团队成员: 所在学院: 联系邮箱: 2016年 月 日 附件2: 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附件3: 北京联合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 陶秋燕、牛爱芳 副 主 任:谢飞燕、董炎、杨冰、薛万欣 委 员: 王希庆 (信息学院) 张士玉 (管理学院) 王晓红 (管理学院) 祁 梅 (管理学院) 郭彦丽 (商务学院) 陈漫红 (师范学院) 常胜军 (应用科技学院) 孙爱萍 (应用文理学院) 徐华 (应用文理学院) 秘 书:梁磊、张建国、马军、祝铭钰、赵劲松 附件4: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介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为主题,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 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报名团队数、参赛高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名额。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团队总数不超过4个。全国共产生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通过网上评审,产生120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 详情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