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留校学生实地调查及温情互动活动策划书
时间:2010-02-27 17:42 作者:admin 点击:次
一、实践简介篇 实践主题: “让寒假不再寒冷”——寒假留校学生实地调查及温情互动 宗旨与目的: 本次实践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团委组织,旨在调查寒假留校学生真正的需要,深入调查留校同学的生活状态,为他们结局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并送去温暖,尽力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便利。这次实践是团委对学生真正生活的深入关心和调查,充分体现了团委对学生生活的重视,也体现了团的工作在群众的良好影响力。 实践内容: 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小组工作 (一)问卷调查 形式: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 意义:直接从学生的手中获取数据,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对今后的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目标:力求科学严谨、客观公正、深入浅出 形式:温情访问、DV拍摄(辅以小段文字说明) 意义: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生活,对试图了解寒假留校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提供最有力的真实记录,为继续研究提供典型资料。同时,给留校的同学同学带去关怀,送去温暖。 目标:真实再现、客观反映、真情流露、温情互动 形式:集体活动,联欢互动 意义:加强学生之间互动交流,通过一起过节等方式给同学送去最真挚和温馨的关怀,使同学的寒假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目标:使同学切身感到寒假里工作者带来的温暖,并且引导同学过一个丰富有趣而又充实的寒假。 “让寒假不再寒冷”问卷分析报告 (本次问卷共发出110份问卷,有效问卷数为100份,问卷原稿,以及原始数据附于附录中。) 选择题 Part 1 寒假计划 选择“上培训班“的28人中,选择“英语”的有23人,占82.1%,“二外”7人,占25%,“电脑”10.7人,“职业培训”2人,占7.1%。 选择“兼职”的32人中,选择“文案工作”7人,“发放问卷”1人,“做家教”10人,还有少数人回答做“超市兼职” 、“翻译”、“礼仪”、“销售”,还有一些可以提高能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工作。 6、留校原因,“回家路程遥远”10人,“家庭困难”3人,“学习”43人,“求职”9人,“参加社会实践”15人,“勤工俭学”5人,还有个别人是“有事要处理”。 7、问及是否想家时,选择“已经开始想了”24人,“会想家”53人,“不知道”6人,“不会想家”14人。 8、问卷调查到的100个学生中有77人是要回家的,23人是不回家的。 不回家的同学中,选择“和同学一起过年”有13人,“打电话给父母”6人,“一个人过” 5人,“还没想过”4人。选择以“吃饭”形式过年的有18人,“K歌”2人,“参加公共的过年活动”4人,“兼职”1人,“还没想过”10人。 1、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你会怎么度过这个寒假? 有25位同学提到要劳逸结合,学习和休息游戏两不误,有25位同学提到要好好学习,有7位同学特别强调要好好学习英语,有13位同学明确提到要好好看书,有12位同学提到要“玩”,有4位同学明确的提到寒假要过的“充实”。 问卷中体现,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多数同学决定利用寒假时间,好好学习,提高英语水平或是读专业相关的书籍,同时利用寒假好好休息,适当的锻炼身体。部分同学决定在寒假期间参加相关的培训,参加兼职,或是工作。还有一些决定利用寒假时间多攒钱,为下学期积攒的学习期间的费用。有一些决定在寒假完成一些学业任务,诸如完成毕业设计等,一些决定利用寒假做实践,接触社会多一些,培养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决定过一个彻底放松的寒假,痛痛快快的玩一把。或是出去旅行,或是帮父母做事。 从问卷的回答看来,复旦的同学还是挺注重过一个有意义的、充实的寒假,学习、做兼职、工作是最主要的形式。 而从理想的角度出发,与实际情况相比,同学们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同学期望能够过的一个放松的、温情、有趣的寒假,期待没有任何学业上的或是就业上的压力,彻底的放松,痛快地玩乐,与亲人、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充满亲情友情温暖的寒假。 而寒假中最大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关学业的、有关男女朋友交往的、有关兴趣爱好的、有关能力提高的,真的是丰富多彩阿。 由此我们想到,学校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充实完美寒假的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说,为在校学生提供英语培训的学习机会,开设一些体育设施,寒假期间组织同学聚会,为同学提供一个温暖又充实的寒假。 三、个案调查篇 四、小组工作篇 第一节 主题: 分享寒假计划 目的: 1)成员间以及成员与工作员之间的互相认识 2)使成员“让寒假不再寒冷”实践的内容、宗旨和目标,激发成员对时间参与的热情 3)分享成员的寒假计划,引导成员思考怎样过好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4)介绍寒假学校里提供的一些相关的福利以及便利措施,并提醒成员寒假里注意安全 计划内容: 板块一:内容:“WHO AM I ” (工作员和成员的相互熟识) 形式:有趣的游戏 (“大风吹”,组员相互介绍,组员自我介绍) 历时:5min 目的:激起成员对小组的兴趣,成员间友好的接触,形成良好的小组氛围 板块二:内容;“MY PLAN” (分享我的寒假计划) 形式:写、画、描述 历时:10min 目的:促使成员对寒假生活进行思考,同时,通过成员间的分享,促进进一步了解,相互参考,为之后的讨论分享提供素材。 板块三:内容:“HAVE FUN” (分享以前寒假有趣经历) 形式:随机发言,情景剧 历时:20min 目的:回忆以往寒假的有趣经验,活跃气氛,调动对寒假的美好记忆,使对寒假有美好期待,同时又激发成员对原有计划进行改善的热情。 板块四:内容:“完美计划” 形式:随机发言、互相建议 历时:10min 目的:通过讨论使成员对自己的计划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也使成员间有一个相互比较和参考,也使成员对自己的计划有一个新的全面的想法,促使成员思考和交流,以使寒假更有意义。 板块五:内容:“TIPS” (工作员准备寒假生活中需要注意的TIPS,由成员抽出并朗读出来,并由成员提出自己具体认识解释,其余成员进行补充或质疑。讨论寒假自我温暖小绝招。) 形式:朗读,分享,质疑,思考,讨论 目的:促使成员对寒假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引发成员怎样才能做到集资温暖的同时又能够给别人带来温暖。 板块六:内容:“未完待续” 形式:互留联系方式,鼓励小组会后成员间多多交流,互帮互助。 历时:5min 目的:保持联系,鼓励小组会后成员间多多交流,互帮互助,温情共度寒假 活动过程: 时间: 1月19日 出席人员: 朱(男)、帕(男)、阿(男)、贺(男)、田(女)、彭(女)、夏(女)、徐(女) (共8人) 活动进程: 按照计划进行,六个板块的进行基本顺利,成员也相当的配合,比预期中的效果要好,但是时间有所延长。刚开始,有个别成员对活动的内容显示出了不感兴趣,但随着内容的深入,活动形式的多变和趣味性的加强,又加之为了增加情趣准备的小点心和水果的催化,成员积极性很高。 过程中,成员讨论热烈,但是显然新疆同学和内地同学在语言交流上有一定的障碍。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节日风俗,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这点在小组的进行过程中短时间的冷场可以看出,不过,社工及时发现了这一点,迅速转移话题,化险为夷。 评估: 目标完成情况:★★★★(满分★★★★★) 从整个小组的情况来看,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成员表现:★★★★(满分★★★★★) 成员之有了初步的相互熟识了,大家对寒假有了一个明确的期待,也充分做好了投入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中去了,成员对这样的活动普遍感到很有兴趣,希望以后活动能够继续。 工作者表现:★★★(满分★★★★★) 工作者表现基本不错,在技巧的使用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在临场发挥领导作用方面还欠缺火候,在活动的策划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工作者在准备工作方面做的基本到位,但是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总体上来说,基本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寒假留校生不多的情况下,能够聚集到这么一群同学来参加小组活动,可见用心良苦。 第二节 主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目的: 1) 独立自主,克服孤独感,增强充实感,引导成员增强交际的能力 2) 引导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培养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倡导团队精神 3) 培养小组归属感、安全感 4) 以次来从更本上解决成员寒假孤独,从而实现“温暖”寒假的目标 计划内容: 板块一:内容:“HAPPINESS & UNHAPPINESS” 形式:游戏 (组员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一个人如果很孤单的生活会有哪些开心与不开心的地方,比较二者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二者对自己孤独心理的影响。) 历时:20min 目的:启发成员思考,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引导成员对合作精神的向往 板块二:内容:“我喜欢与人合作” 形式:讨论 (一个孤独的人以后会变得怎样?你喜欢这种人吗?为什么?) 历时:10min 目的:摒弃过分的独立,引导合作精神 板块三:内容:“SHARING” 形式:分享、讨论 (你觉得身边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让自己的生活的更舒适?) 历时:20min 目的:促使成员意识到合作的乐趣 板块四:内容:结对子 形式:自由组合 历时:5min 目的:成员间形成良好的维系关系,培养小组归属感 板块五:内容:我们所能做的 形式:工作员启发、成员发言 (如工作员启发成员一起出游欣赏上海寒假期间的美景,然后将照片上传,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寒假的乐趣,或是结伴一起观看贺岁片,分享共同感受等,成员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历时:20min 目的:具体的引导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初步形成小组凝聚力 活动过程: 时间: 2月1日 出席人员: 朱(男)、帕(男)、赵(男)、贺(男)、陈(女)、夏(女)、徐(女) (共7人) 活动进程: 实际过程基本按照计划。 板块一:多数成员对游戏比较感兴趣,积极配合工作员,当然有个别成员不是很配合,这是难以避免的。 板块二三四:其实,合作精神在许多地方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成员对自己和同伴的要求也挺高的,力求在这次活动中能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工作者也试图说明这一点。所以进展的比较顺利。 板块五:这段过程是大家的金点子最多的时候。时不时会有经典的话语出现,也会有一些搞笑得插曲,过程愉快而轻松。 目标完成情况:★★★(满分★★★★★) 从整个小组的情况来看,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但目标定位过高,是实现的难度加大,具体的实现情况还需要之后的观察跟进。 成员表现:★★★★(满分★★★★★) 成员表现:成员配合的程度不错,发言积极,游戏配合,发挥主动性,初步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成员融洽的气氛,互动频繁,结对子的热情很高涨,令工作员非常欣喜。 成员对资源的理解非常广,提供了许多工作员之前从未想到过的,完全超出了工作者的预计,看来还是人多力量大阿。 工作者表现:★★★(满分★★★★★) 工作者表现比第一次有所提高,在技巧的使用方面表现有所进步。在活动的策划方面活动的趣味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在准备工作方面做的基本到位。总体上来说,基本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次小组专业要求较高,难度比较大,所以多工作者的要求相应加大了。工作者也在这次小组中学到了很多。表现出了一些社工应该具备的品质。 第三节 主题: 温情元旦 目的: 1) 成员一起度过元宵佳节的晚上,分享节日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气氛 2) 对寒假生活进行总结回顾 3) 对新学期有一定的计划 计划内容: 板块一:内容:“美味汤圆”在元宵 形式:共同参与、互动 (成员一起准备道具、零食,动手下汤圆,大家一起吃汤圆) 历时:20min 目的:感受元宵的气氛,自己动手,互相了解,感受温情 板块二:内容:“美好回忆”在元宵 形式:茶话会 (成员互相交流寒假的生活与体验,分享快乐与收获) 历时:20min 目的:回顾寒假的生活,促使对过去的生活进行总结和思考 板块三:内容:“美丽祝福”在元宵 形式:互送祝福,互相鼓励 历时:10min 目的:引导成员间相互点评,有助于成员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完善 板块四:内容:“美满总结”在元宵 形式:工作员报告,成员提建议 历时:10min 目的:评估小组活动,工作员对历次活动进行总结,成员对活动提出不足之处 板块五:内容:“美妙赏月”在元宵 形式:漫步、游戏、讨论、告别 (成员出门赏月,看焰火,逛南街,互赠礼物,告别) 历时:30min 目的:延续节日的气氛,结束小组,告别寒假 活动过程: 时间: 2月12日 出席人员: 朱(男)、帕(男)、赵(男)、贺(男)、蒋(女)、陈(女)、夏(女)、徐(女) (共8人) 活动进程: 实际过程基本按照计划,具体实施过程将板块二、三、四整合成一个大板块操作,使小组的过程更紧凑。 板块一:活动准时开始,成员普遍对吃元宵这个板块很感兴趣,有的提前就到了。很多同学以前在家过元宵节也不吃汤圆,但是到学校里来确是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大家能够聚在一起下汤圆,机会实数难得。成员中徐是一个特别吃汤圆的女孩,又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因此过程中她始终显得非常兴奋。整个过程进展的有趣,大家充满期待的等着汤圆的出锅,虽然每一轮每人只能分到三四个,但是气氛很浓郁,大家谈笑风生,感觉整个寝室的大厅简直就是蓬壁生辉阿。工作员在这个板块中感到了充分的自信。 板块二三四:小组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成员之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彼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谈论起自己过年的经历,谈及寒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谈及对情人节的计划,谈及对新学期的计划时,成员各抒己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成员间能够互相尊重,讨论友好而积极。成员在互赠祝福时将成员之间建立的友好关系成分体现了。有的成员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送出祝福,气氛融洽,有趣。还有几位成员给工作者送出了祝福,工作者感动万分,感到这段时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工作者总结小组的成果与收获,对成员是一种回顾,也是一种有益的提示。工作员总结时情绪比较激动,也曾一度博得了成员的掌声。成员也对小组工作提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对工作员也是一种帮助。 板块五:元宵的夜晚南区一条街热闹非凡,成员一路上发表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许多言论,也由此想起了家人,有一些伤感的情绪出现,但是工作员及时发现巧妙的转移了话题。到南街后,成员间互赠礼物,挥手告别,互相祝福。最后工作员宣布所有寒假的小组活动结束,希望小组给成员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希望成员新学期有新气象。 评估: 目标完成情况:★★★★(满分★★★★★) 从整个小组的情况来看,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成员表现:★★★★★(满分★★★★★) 成员表现:成员配合的程度不错,发言积极,体现了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小组的动力在成员身上有所体现。 成员对工作者提出的相关建议,可以看出成员对活动的参与性很强,对获得实际意义也比较在乎,对工作者以或开着更多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成员对寒假的总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成员对寒假生活的认识,也体现了成员对活动的重视。成员的总结与当初第一次作小组是制定的计划,完成率平均有75%,基本还是非常令工作者满意的。 工作者表现:★★★★(满分★★★★★) 工作者表现比前两次有所提高,在技巧的使用方面表现也更为成熟。在活动的策划方面活动的趣味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在准备工作方面做的基本到位。总体上来说,基本还是不错的,当然作为小组的最后一节,工作者认真对待,力求完美。领导能力也有所增强,在关注成员的心理变化方面拿捏的比较好。 当然,工作中也有出现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策划中时间规划的不是很好,板块分配的不科学,之类种种。 整个小组活动体现出了很轻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切实的给留校的同学带来了温暖,加强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同学们切实的感受到了最真挚和温暖的关怀,充实了学生的寒假生活。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实践的宗旨和目标,体现了现代大学生的参与社会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团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广泛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五、实践感悟篇 寒假实践的具体参与者,除了刘小的学生之外,还有默默辛勤的付出努力的工作者,他们为了实践的顺利进行,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历。期间一定有很多有意义的感悟,也将留下深刻的记忆。(详细见“172校园活动网”的“实践报告”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