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月”红色革命电影原声配音大赛策划书
时间:2011-03-16 08:58 作者:172校园活动网会员 点击:次
“红五月”——第二届红色革命电影原声配音大赛 一、 活动主题: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 二、 主办单位:共青团武夷学院委员会 三、策划承办单位:武夷学院学生会 四、活动背景: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传承着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永远都是鼓励和教育后来人的最佳题材。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为响应南平地区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我校学生释放激情的精神风貌,特开展“红五月”原声电影配音大赛活动。 五、活动目的及意义:通过以“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色革命电影原声配音大赛,激扬青春生命,传承红色精神,让正义之血为之喷涌,让团结之棒为之传递,让真理之情为之坚定!这次活动,也为让广大同学感受到红色经典的魅力和配音的乐趣,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科学文化层次。让红色经典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成为激励祖国未来接班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 六、活动对象:武夷学院全体在校学生(可以是个人或团体) 七、参赛方式: 1、报名方式:向班级学委或设点处报名(一、二期食堂门口)。 2、(1)初赛:各系学术部负责进行选拔(每系3组左右,每 组配音人数不超过5人,表演人数不超过7人); (2)复赛:校学生会学术部邀请往届优秀选手当评委进行 选拔,选出10组进入决赛; (3)决赛:邀请评委嘉宾评选出最佳配音团队; 片段中的人物安排一组参赛选手对其配音;根据片段的情节安排另一组选手进行模仿表演。 1. 初赛:2011年3月27日之前; 2. 复赛:2011年4月8日晚,瑞樟10-105、10-106; 3. 总决赛:2011年4月16日晚,校报告厅。 九、活动内容及要求: 1、参赛者在广泛了解相关革命性的电影后,自选一段配音影片进行模仿配音表演。 2、影片内容积极向上(革命片或爱国片),能真实反映当时革命性的社会、人生和思想等,也可适当创新。 3、参赛选手可上网查阅相关红色革命影片,并于比赛前自选相应影片,处理好配音片段(也可自选合适的背景音乐),成品上交校学生会学术部。 4、选手报名时需填写好相关资料(报名表)。 5、不可带手稿上场,面对观众。 6、选手必须提前20分钟到参赛现场,以利于比赛工作顺利进行,逾时将取消比赛资格。 7、遵守比赛纪律及规则,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尊重评委评判,如有异议,请赛后与校学术部联系。 十、活动流程: 1.前期工作(初、复赛) (1) 召开部门内部会议,分配设点事宜等工作,制作比赛报名表。 (2) 以宣传为主,召集各系学习部部长开会,把此次活动详细信息通知到各个班级,切实落实宣传到位;联系宣传部写通知,制作海报,拉横幅;网络策划部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大力宣传本次活动;在各宿舍楼粘贴活动宣传通知;联系外联部负责拉赞助。 (3) 复赛借用教室的申请,邀请武夷山市的革命老人或学校老教授作为决赛嘉宾。 (4) 联系复赛的各参赛队长对比赛顺序进行抽签,制作号码牌和节目单。 (5) 选拔主持人,邀请复赛评委,决赛嘉宾(提前寄邀请函)。 (6) 提前告知评委参赛组的参赛影片并将评分细则于比赛前两天送至评委手中,经修订校正后打印分发给各系。 (7) 召集复赛选手队长并联系上届优秀选手进行赛前指导。 2. 决赛工作 决赛前: (1) 请宣传部制作决赛海报(入决赛的名单及决赛时间、地点)。 (2) 制作并派发含决赛流程、决赛选手资料及相关内容的传单。 (3) 确定评委嘉宾及赞助商,制作决赛节目单及奖状。 (4) 向参赛选手收集比赛中用到的配音片段(处理好的),制作主题及PPT,准备出场及颁奖背景音乐。 (5) 提前联系网策部,记者团,广播台对活动进行跟踪拍摄和报道。 (6) 选拔决赛主持人,联系礼仪队当决赛礼仪小姐。 (7) 邀请评委嘉宾及各院系领导,相关社团负责人。 (8) 沟通观众:各院系学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及选手亲友团(口号)。 (9) 选手:参赛服装、道具、化妆的准备情况。 (10)保卫部在场维持秩序的人员安排,电子信息部的音响等设备的调试准备。 决赛当天具体内容及流程: (1) 彩排:决赛前选手进行有序彩排(试影片效果及话筒,熟悉台场),主持人串词练习并熟悉流程,礼仪小姐走场熟悉颁奖程序; (2) 决赛选手提前到报告厅进行签到、领号码牌、于选手席等候; (3) 18:30-18:55, 安排观众有序入场就座;5分钟的开场序; (4) 19:00主持人介绍出席评委老师、到场嘉宾,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5) 上半场,前5组选手按抽好的顺序上场表演,中间可穿插一些表演内容(如请歌手或互动),主持人宣布得分情况; (6) 下半场,6-10组选手上场表演配音影片,精彩影片欣赏(革命老人发表感言); (7)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评委点评,嘉宾发言,礼仪小姐颁奖; (8) 鸣谢,宣布此次大赛圆满结束; (9) 安排观众有序退场,校学生会成员清理现场。 决赛后: (1) 制作相关海报或红榜对此次原声配音大赛结果进行公布; (2) 制作活动回放大板摆放于宣传栏处(附照片,报道)。 (3) 本部门召开会议对这次活动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十一、奖项设置:一等奖(最佳配音团队)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优秀奖四队。 十二、评分细则:详见附表 十三、经费预算:(据赞助可做适当调整) 1. 宣传费用:背景幕布600元,宣传单、节目单、横幅200元 2. 布场费用:装饰(小红旗等)、道具等100元 3. 奖状、奖品:800元 4. 矿泉水等:100元 5. 流动资金:100元 合计:1900元 校学生会学术部 2011年03月06日 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相加总分为选手最终得分,满分为20分,评委评分时保留1位小数,积分采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制,平均分取小数点后两位。具体评分要求如下: (一)配音部分(10分): 1、主题阐释: 选手能够探索、理解电影的深层含义、主旨,从而通过所选择的片段,向评委、观众展现整部电影的主题思想;(2分) 2、配音:综合语言能力,选手的发音、准确、清晰,尽量模仿原声的语音语调,语言流利,没有口音;(3分) 3、表现力:选手能够使自己真正融入电影当中,感情饱满,声音自然,有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感同身受,重现电影情景;(3分) 4、同步:配音效果与影片内容相吻合,衔接得当。(2分) (二)表演部分: 1、表演人数合理,服装得体大方,不能为非主流,不能染发;(2分) 2、表演主题明确,形式和队形变化合理,具有一定创新力;(2分) 3、表演动作整齐,器材试用得当、自然,对剧情把握准确,剧中人物特点和心理特征表现充分,舞台感染力强;(4分) 4、进场和退场的安排有序合理,配音中团队协作能力强;(1分) 5、选手可以在不违反以上原则的前提下,在比赛加入自己的元素,例如动作、表情,甚至在电影的配乐中加入自己的旁白,有新意,能有一定的主题升华。(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