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26 14:50 作者:shenzhen 点击:次
在2025年的夏天,我们学校的多支由团中央和教育部支持的实践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志愿宣讲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推广普通话以支持乡村振兴、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实施“七彩假期”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团队深入乡村基层,用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知识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
7月30日下午,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史说同心,法润乡音”推普兴乡实践团走进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镇新城社区,为社区小朋友带来一场有趣又有“料”的推普实践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当地仡佬族、苗族和汉族同胞联手救护伤员的故事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历史专业学生以“史说同心”故事会为载体,依托图文展板向现场小朋友讲述各族群众并肩抗敌、守护家园的英勇事迹,并在“红色故事我来讲”环节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讲述家乡红色故事。
实践团法律专业学生借“法润乡音”普法会开展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也是义务。”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看着孩子们从一开始用方言交流时的拘谨,到后来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表达自己,我真切感受到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张婷婷同学表示。
此次活动将历史宣讲、法治普及与推普教学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当地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 ![]()
教育科学学院
近日,教育科学学院“普语润乡,筑梦疆桂”推普实践团跨越1500公里,抵达广西桂林兴安县高尚镇中心校,开启为期半个月的推普支教活动。这支团队以“聚微光、行致远”为理念,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搭建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特色课堂融推普,点亮语言之灯。支教期间,团队针对当地六个年级150余名学生,精心设计“语通世界,言展风华”文化课堂,将普通话推广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普通话辩论、情景对话、故事讲述等互动形式,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以前不敢大声说普通话,现在能和老师、同学用普通话讲故事啦!”一位五年级学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变化。此外,团队还将推普理念渗透到其他特色课程中,用普通话讲述桂林抗战的英雄事迹,解说壮族铜鼓、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分析科学实验的原理,让孩子们更多地沉浸在普通话的氛围中。
爱心接力筑根基,夯实推普阵地。两年前,高尚镇中心小学因洪水冲毁两间教室,团队成员连夜发起爱心召集令,筹集2万余元善款,将受损教室改造成“爱心阅览室”。如今,这里不仅陈列着校友捐赠的千余册书籍,更成为推普的重要阵地——团队精心挑选《普通话儿歌300首》《拼音故事大全》等读物,定期开展“普通话读书分享会”,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之美,在交流中规范语言使用。“阅读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普通话让我们能更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推普支教团成员邱梦阳说,团队希望通过阅览室的持续运营,让推普工作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陪伴孩子们成长。
青春担当助振兴,共铸团结之魂。此次活动紧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队成员化身“普语润乡”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他们深入了解当地语言使用情况,针对部分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的问题,一对一制定辅导计划;利用大课间、课后时间,组织“普通话小剧场”“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等趣味活动,让推普工作既接地气又有活力。团队将持续深化“推普+教育”模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催化剂”,让更多孩子通过语言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如今,高尚镇中心校的校园里,普通话的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这支跨越山海的推普团队,正以青春之力,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在桂北山区生根发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