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时间:2025-08-26 14:56 作者:shenzhen 点击:次
为了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感受时代的脉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从而成长为具有理想、能力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武汉晴川学院共青团组织紧随时代的步伐,积极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他们近期实践中的亮点时刻,见证他们在新时代留下的坚实足迹!
会计学院——彩虹筑梦实践团队
6月下旬,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彩虹筑梦实践团队赴恩施来凤县东流司小学开展特色支教活动。前期筹备扎实有序,为活动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会计学院团总支书记郭庆作总动员,鼓励团队成员在助力乡村教育中实现自我提升。实践团队精心打磨课程体系,以“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打造红色教育、橙色健康等七大课程板块,将知识转化为趣味内容,同时完成物资采买、日程细化及校方对接等工作。此次“七彩假期”素质提升课程围绕七色主题构建育人体系,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教学陪伴学生成长。团队期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成员也能在与孩子们的双向奔赴中锤炼担当,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添彩。
![]()
传媒艺术学院——“新语兴愿”实践团队
七月上旬,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新语兴愿”实践团队完成系统化校内筹备,一场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的“媒桥计划”即将落地杨寨镇。团队师生历时两周深耕细研,紧扣杨寨镇产业特色与文化底蕴,创新构建“媒桥计划”实践核心。该计划直击当地“无品牌、缺表达、少技术”的发展瓶颈,规划产业影像记录、惠民服务输送、技能培训赋能三维行动,全方位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筹备阶段,实践团与杨寨镇政府密切联动,通过线上专题对接锁定真实需求,确定宣传片创作、地域品牌LOGO设计、青年干部新媒体能力提升等重点合作项目。同时,团队深挖当地农工产业数据,定制300份调研问卷,为实地服务筑牢理论支撑。这场“书斋里的精准冲锋”,以专业智慧凝聚校地合力,为乡村振兴实践搭建起“需求—资源—服务”的高效桥梁,彰显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鲁班星火”志愿服务队
七月上旬,武汉晴川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鲁班星火”志愿服务队满怀热忱与责任,走进钟祥市胡集镇,开启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堂“开班第一课”以安全主题教育拉开序幕。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组织《安全承诺书》签订仪式,通过庄重的承诺形式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开展分层次互动教学,将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关键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与情景模拟,让安全常识深入孩子们心中。这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不仅为孩子们筑牢暑期安全防线,更以贴心的引导为他们的夏日生活打下坚实安全基础。这一课,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为孩子们的快乐暑期保驾护航,也让青春力量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
![]()
商学院——“锦绣黔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7月上旬,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锦绣黔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以“传承农民画,挖掘当地人文特点”为核心开展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实践团首站探访野玉海景区,在农民画中感受线条与色彩交织的生活气息,于扎染、蜡染店铺里捕捉传统工艺的“肌理”密码,近距离触摸民间艺术的温度。随后,队员们换上彝族服饰开启寻根之旅:在九重宫博物馆体悟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于十月太阳历广场探寻十根神柱蕴含的天文智慧与农耕文明。大家用文字、镜头定格文化传承瞬间,既加深了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更助力了传统文脉的传播。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助力当地文化传承与焕新,让古老文化在守正创新中扎根新时代土壤,绽放更蓬勃的生命力。
![]()
北斗学院——“科普护社区,安全千万家”实践团队
七月上旬,武汉晴川学院北斗学院“科普护社区,安全千万家”实践团队启动暑期社区应急科普活动。为保障活动有序开展,团队提前完成周密筹备,针对当前社区应急宣传中内容与需求脱节、形式刻板、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创新推出“专业讲解+趣味互动”模式。响应“三下乡”号召,大学生团队深入社区,围绕防溺水、火灾自救、心肺复苏等实用应急与急救知识,通过科普宣讲、技能演示、互动教学等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场景。活动打破传统“单向灌输”模式,转为“双向参与”,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热情,助力构建“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应急”的社区安全生态。此次实践不仅为基层应急治理注入青年力量,其创新模式也为同类活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
青年当怀凌云志,敢乘长风破万浪。实践途中,闪耀晴川身影;逐梦路上,镌刻青春担当。期待每一位晴川学子在暑期实践的广阔天地里,锤炼本领、收获成长,以奋斗之姿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荣光,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shenzhen) |